2009年4月12日星期日

繁体VS简体

今天有三位朋友的博客都谈到昨天《陈伯汉相声汇演》的演出概况,字里行间都一致认为这次演出达到预期的成功,真是可喜可贺。

前天,治澎回应我的提问,与我们分享他应用繁体字的观点,无巧不成书,今天的早报就有一篇关于繁体字和简体字,汉语拼音和通用拼音的文章。

其实,治澎的看法我早年已经听说过了,也大部分都同意,这次的提问主要是想印证一下这些储存在脑子里的论据。

关于繁体字和简体字的运用,我的看法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,从艺术的角度,或者说从主观上来看,我的确是喜欢繁体字多过简体字;可是,从实用的角度,或者说从客观上来看,我又喜欢简体字多过繁体字。

怎么说呢?很简单,如果你有学过书法,毛笔字或钢笔字都写得自以为漂亮,懂得欣赏方块字的美感的话,你当然会喜欢繁体字啰。同时,在适当的场合中,面对着只会简体字的小辈露那么一两手,倒是几威水一下的。哈哈哈······

谈到简体字,我认为如果有10亿人在使用这种字体,除开政治因素外,必然会有它的原因和好处。首先,你以简体字出版的书籍来说,譬如刘立的《有空来看看》,在世界各地起码有10多亿人看得懂,单单销到新、马、中就真的“吃不了”。哈哈哈······

其次,随着世界的潮流,像我一样,人是越来越懒惰了,尤其是在赶时间的情况下,写字的笔画当然是越少越好。我们那个年代的人真的是用心来“愛”,“愛”里头当然就有个“心”字,现在的人哪管你有心没心,总之,是也爱,不是也爱就对了。哈哈哈······

不是有个笑话这么说吗?一天,老师要两位小学生把名字写出来,来自中国的那位两笔就画完了,而另一位来自台湾的却老写都写不完。

原来,来自中国的小学生姓“卜”名“一”,而来自台湾的小学生呢?哇!真要命,原来他和龙爷同姓,名叫“龍麒麟”。

哈哈哈······哈哈哈······

【注】以上纯属个人看法,看官读毕即可忘掉,谢谢!

5 条评论:

少年子弟江湖老 说...

偉光兄的笑話是有點冷,但也確實有其道理。其實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以”推陳出新“的觀念,有新的舊的必須汰除,中國文化經常也這樣,政治思維也如此,資本主義不也曾被視為牛鬼蛇神嗎?所以長期下來,很多想法和行為便不知不覺地演變成兩極化的趕盡殺絕。
我並不反對簡體字,至少考試作答的時候,哇塞!疾筆如飛!大陸的朋友都看得懂繁體字,不信你和他們一起去唱卡拉ok。所以劉立的部落格絕對有市場。
台灣有人也姓”卜“的,大陸更有人姓”爨“啊!這個例子冷不冷?哈哈哈......
不是啦,任何系統的簡化是生活的必然,有價值的文化讓它保留下來,簡體字雖然有其工具性功能,繁體字也無須去除,兩者其實可以並存,這是我的訴求。
偉光兄這麼熱愛音樂,20幾年前全球突然流行電腦音樂,它幾乎可以完全取代交響樂和音樂會上所有live instrument,能發出所有樂器的音色,一個鍵盤就搞定一個大型樂章。試想如果真的那樣被取代,今天就完全享受不到《樂己樂人》裡頭的所有樂團的表演了!對不?:P

少年子弟江湖老 说...

順便補上一筆,大陸絕對沒有10億人看得懂簡體字,也絕對沒有10億人能說跟我們一樣溜的“普通話”,因為內地的教育並未全國普及,文盲太多了。
再補多一筆,有人說繁體字是學習中文的障礙,有專家曾就台灣的中文程度和內地的對等區域的中文相比對,發現這說法完全是謬誤,說明語文程度不取決在其筆畫,而是更多其他的外在因素。:)

匿名 说...

简体字有助于推广文化,采用它是聪明之举。中国十忆人,智商不一,聪明者可多学点,例如用繁体写书法。部分简体字以草书为根,不懂繁体的,大多能从字形猜测其意,就不知不懂简体者也可如此。简体字写起来快,也容易记住笔画,相对来说,在有限时间里,一般人能多学些字。
谈到音乐,在改革开放80年代初,很多著名歌唱家纷纷在歌曲里加配摇滚节奏,好多民族色彩浓厚,慷慨激昻的歌曲变成四不象,另人伤心。我只能重温50和60年代的录音来满足听这类歌曲的瘾。 --------海外华侨----------

匿名 说...

其实我们这一代挺幸福的,小学时学繁体字,中学才学简体字,两种字体都没问题,我也觉得繁体字较具美感,但方便实用还是简体字,记得在台湾考试时,若教授能接受简体字,我就会掺入一些简体字,就能比别的同学写得快些多些。

龙 说...

中文字的发展原本是约定俗成慢慢积淀成近代的繁体,事先并没有一个铁定的方案;但由于贫富的两极分化,造成文盲的大量出现,中共为此研究多种方法扫盲,后发觉简化文字是比较有效且不太离谱的方法,于是提出了有规范的简化字。如果朋友们曾与老一辈的亲戚通信,你会发现民间的自创简化字才可怕,比如“问题”这个词组他们可以写成简化的门字里面加一个拉丁字母“T”来代表,够省事了吧?但离谱。但这是人们实际的需要——简便。我们都体会过用繁体字作答时,还剩几分钟,而脑海里还有很多东西要写而手指已经僵硬的焦急,但到了电脑时代,这种困扰似乎可以克服了,但又得面对年轻一代如何把文字的形象记入小脑袋的问题了,生活中一切都加快步伐了,他们还能好整以暇地去认繁体字吗?窃以为恢复不恢复繁体字还得结合时代的变迁来探索新法,这是一条漫漫修远的路,朋友们经常探讨这问题,也是对我们中华文化发展的一点贡献,集思广益,集腋成裘永远是个正法,愿此共勉!